Home
Links
Contact
About us
Impressum
Site Map?


Afrikaans
عربي
বাংলা
Dan (Mande)
Bahasa Indones.
Cebuano
Deutsch
English-1
English-2
Español
Français
Hausa/هَوُسَا
עברית
हिन्दी
Igbo
ქართული
Kirundi
Kiswahili
മലയാളം
O‘zbek
Peul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Soomaaliga
தமிழ்
తెలుగు
Türkçe
Twi
Українська
اردو
Yorùbá
中文



Home (Old)
Content (Old)


Indonesian (Old)
English (Old)
German (Old)
Russian (Old)\\

Home -- Chinese -- 11-Presuppositional Apologetics -- 019 (Presuppositional apologetics commits the informal fallacy of begging the question, for it advocates presupposing the truth of Christian theism in order to prove Christian theism” (William Lane Craig))
This page in: -- CHINESE -- English -- French? -- German -- Indonesian -- Russian -- Tamil -- Ukrainian

Previous Chapter -- Next Chapter

11. 以圣经为本初探前提护教学
基督信仰面对攻击,如何揭露其中的根本缺陷和隐藏谎言
第三章 — 前提护教学的方法
15. 对前提护教学的常见误解

b) “前提护教学陷入了乞题的非正式错谬之中,因为它主张预先设定基督教有神论是真理,以此来证明基督教有神论“(威廉·莱恩·克雷格William Lane Craig)


事实并非如此。一位前提护教学者说:“上帝是我们的终极权威。上帝如此自我启示而我们又如此谈论他。因此,我们不能超越我们的终极权威去证明它。当上帝赐给亚伯拉罕应许的时候,因为没有比神自己更大的能让神指着起誓,所以他就指着自己起誓(来6:13)。”因为上帝是终极的权威,所以他不诉诸任何人,只诉诸自己,此外,圣经是他的话语,因此也没有什么权威能超越圣经。也就是说整个基督教世界观就是我们的前提。乞题的非正式错谬说白了就是:“我说某某事是真的,因为它就是真的。”放在逻辑三段论中即为:

(命题 1) 上帝存在。
(命题 2) …
(结论) 因此,上帝存在。

这根本就不是基督教的前提陈述。相反,我们是以上帝存在的先验必要性进行立论。把它放在逻辑三段论中:

(命题 1) 如果上帝不存在,理性思考也无法成为可能。
(命题 2) 理性思考是可能的。
(结论) 因此,上帝存在。

换言之,前提护教学主张使用“反证法”的逻辑论证方式(又称reductio ad impossibilem)。这是一种先假设反命题正确,然后证明这种假设必然导致自相矛盾或者荒谬的方法。

当我们与非基督徒探讨的时候,我们会请求他们先假设基督徒的世界观并不正确,然后看看会推导出什么。当然非基督徒会——就像我们应该期待他们的那样——反对我们的第一个命题,宣称它并没有得到证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展开护教学的讨论——看看如果上帝不存在,非基督徒是否能理性思辨。我们或许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如此做,不只是因为论证无效或不够有力,而是因为不信主的人在前提护教学面前除了悔改或拥抱荒唐以外,别无其他选择;因为他们是按着上帝的形象造的,他们内在的人几乎没有可能真的会接受(不信所带来的)荒谬,同时,因为他们并不寻求上帝,他们会继续试图为自己的立场辩护。

德国哲学家尼采宣告“上帝已死。”他其实明白这番宣言的后果。他说:“难道杀死上帝的这一壮举对我们来说真的太伟大了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自己成为众神,好配得上这一出壮举吗?”他知道人们要是拒绝了上帝,就必须得另寻其他根基。人们必须要自立为神。在他此后的著述中,他说道:“恐怕我们并没有摆脱上帝,因为我们仍然相信语法”(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偶像的黄昏》,第5页)。尼采是少数几个试图接受他们世界观的荒诞之处的人,但却觉察到这几乎不可能;他发现他要是真的摆脱上帝了,那么他对任何事物都会失去信心——甚至连语法都不信了。

www.Grace-and-Truth.net

Page last modified on April 20, 2023, at 02:18 AM | powered by PmWiki (pmwiki-2.3.3)